咨询电话
+0086 18653361899
邮件地址
E-mail: jenney.ding@jinjiyuan.com
中文
English
材料价格周报(3月22日-3月28日):棕刚玉报价上涨100-200元/吨
浏览:1234次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3-29

1.要点回顾


1.1【白刚玉】本周,由于原材料氧化铝价格稳定,我国白刚玉磨料价格继续持稳运行。预计未来一周,由于当前白刚玉磨料市场供需较为平衡,预计未来一周,我国白刚玉磨料价格或将平稳运行。


山东地区白刚玉产品报价(出厂含税价)
F36以粗:4600-5000元/吨;
白刚玉块:3700-3850元/吨。

河南地区白刚玉产品报价(出厂含税价)
F36以粗:4600-5000元/吨;
白刚玉块:3650-3900元/吨。

1.2【棕刚玉】本周,受石墨电极与铁屑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影响,我国棕刚玉磨料产品报价上升100-200元/吨。据悉,2021年春节假期后,我国棕刚玉生产企业就因生产成本持续攀升而抱有强烈的涨价意愿,但因下游磨具企业拒绝接受,所以棕刚玉产品涨价始终面临着一定阻力。而本周棕刚玉生产企业再次提涨,或是受近期石墨电极、铁屑等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导致棕刚玉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所致。

预计未来一周,我国棕刚玉磨料市场观望情绪或将较为浓重,棕刚玉磨料价格或将呈高位坚挺且持续上探的运行趋势。

贵州地区棕刚玉产品报价(出厂含税价)

F24-36:5100-5400元/吨;中间号:5000元/吨左右;细号:4100-4700元/吨。


伊川地区棕刚玉产品报价(出厂含税价)

倾倒炉块:3900-4000元/吨;F12-22#:5350-5550元/吨,F24-54#:5350-5550元/吨,F60-90#:4800-4900元/吨,F100-220#:4400-4550元/吨。


三门峡地区棕刚玉产品报价(出厂含税价)

固定炉块:3950-4050元/吨;倾倒炉块:3950-4050元/吨;粒度砂:5350-5550元/吨。


登封地区棕刚玉产品报价(出厂含税价)

倾倒炉块:3950-4050元/吨左右;F16-20:4900-5300元/吨;F24-36:5350-5550元/吨;F54-60:4950~5150元/吨;F70-80:4550~4650元/吨;F90-220:4400~4550元/吨。


1.3【黑碳化硅】本周,受生产成本支撑,我国黑碳化硅磨料价格持稳运行。据悉,黑碳化硅在甘肃电价和石油焦价格上涨的带动下,甘肃、宁夏、内蒙的黑碳化硅价格陆续跟涨,整体涨幅在300元/吨左右,然而由于黑碳化硅采购企业自2020年10月前后开始备货,已基本备至3月底,因此更多的采购企业只趋向于询价,所以黑碳化硅价格近日虽在喊涨,但采购企业接受有限,4月进入采购高峰期后,黑碳化硅磨料价格走向或将进一步明朗。

1.4【绿碳化硅】本周,鉴于原材料价格走高,我国多数绿碳化硅磨料生产企业上调价格。预计未来一周,我国绿碳化硅磨料价格或将继续保持坚挺。


(以上原材料价格经爱锐网汇总整理,仅供参考。实际价格以成交价格为准。)


2.市场动态


2.1 我国氧化铝价格持稳运行


据安泰科研究数据显示:截止至3月26日,我国氧化铝现货指数均价为2344元/吨,全国氧化铝均价为2518元/吨,我国氧化铝价格继续平稳运行。


3.财经政策


3.1 商务部:优化完善稳外贸政策工具箱


3月25日,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,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,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,将强化对外贸企业的服务,优化完善贸易政策工具箱,重点将积极推进国际物流畅通,着力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,进一步稳主体、稳预期、稳规模。高峰认为,当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。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,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。

他介绍,从近期进行的一系列调研可以看到,外贸企业还普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,比如,跨境物流不畅,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,汇率波动,部分地区用工比较难等。高峰说,商务部将继续会同各地方和各相关部门,抓好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的落实,保持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。同时,还将进一步优化完善贸易政策工具箱。


4.企业动态


4.1 甘肃地区电价上涨后,当地黑碳化硅生产企业陷入两难


据悉,甘肃地区碳化硅企业自年后电价上调后,火电电价基本调整至0.42元/度,宁夏地区电价则在0.38-0.39元/度,内蒙古地区碳化硅企业电价甚至不满0.3元/度,作为高耗能的碳化硅行业,甘肃地区碳化硅用电成本优势渐失。


生产出碳化硅,卖不上价格;停产,被考核电价,电费还要照常付。所以,甘肃碳化硅企业现在的境遇有点难。据行业消息称,当前宽沟工业园区有一半的企业在停产,尽管停产的企业会陆续开工,但未停产的企业会主动停产,以减少损失。所以,不管生产或停产,当地行业企业似乎都陷入了两难选择。